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电动自行车的路权不应被忽视

[标签]:马中超,路权,电动车管理
字号:
2016-4-13 11:20:17  来源:新华网  作者:综合   (评论 条)浏览:

[提要] 近段时间,深圳等地采取“禁摩限电”等措施,对当地电动车使用者产生直接影响,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支持和反对者的观点相差巨大。

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

  近段时间,深圳等地采取“禁摩限电”等措施,对当地电动车使用者产生直接影响,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支持和反对者的观点相差巨大。
  
  由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企业等组成的中国自行车协会,是相关行业的全国性组织,会员企业的产量和出口量约占行业总量的75%。行业是如何看待相关话题的?中国经济网记者日前对该会理事长马中超进行了专访。

“一刀切”管理折射出懒政思维
  马中超说,作为节能、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提高了百姓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目前全社会保有量已达2.2亿辆。在邮政、物流、外卖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电动自行车还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并为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认为,全面“禁摩限电”政策将会严重影响当地市民的日常生活,对为国家创造税收和解决劳动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而言,更是巨大的打击。
  马中超表示,这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办法,并非首次。比如,广州市2014年底针对非机动车等出台“五禁”(禁售、禁油、禁行、禁停及禁营运)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当时我们就代表行业通过各种途径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反复强调希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三思而行,用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气来解决城市管理难题”。他说,虽然该条例近期已提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但中国自行车协会至今没有收到任何反馈。马中超认为,最近的深圳“禁摩限电”与广州延续两年的“五禁”,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透露出的都是某些管理部门的懒政思维,也折射出一些城市的综合管理能力仍待提高。
  
电动车出行符合“四轮回归两轮”趋势
  对电动车管理而言,如何兼顾出行效率与交通安全,是各方争议的焦点。马中超告诉记者,安全是任何行业发展的底线,不过在治理交通乱象的同时,还应该真正“以人为本、以民为天”,换位思考普通百姓的民生需求和对出行便利的幸福需求。并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来保障各种合理合法的交通工具的路权,让大家都“有路可走”。
  低碳、新能源早已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四轮(汽车)回归两轮(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蔚然成风。不少国家和城市已经或者正在付诸实践,探索如何科学地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让各种交通工具和谐共处、各行其道,让市民生活更美好。马中超注意到,我国的现状是,管理者多从“四轮”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往往忽略了“两轮”使用主体在交通参与过程中的角色,这就使得“四轮”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城市道路发展可承受的程度。
  马中超认为,中国也已经到了“四轮”回归“两轮”的时候了,因为“两轮”更低碳、更环保、更节能、更少占用空间,更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他具体分析称,过去“两轮”只有传统的自行车,现在有了电动自行车,而后者恰是“四到二”回归过程中最适合现阶段国情的替代品。
  马中超说,事实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并非没有经验可循。“我们从来不反对规范管理、不反对合理的禁限行举措,譬如对北京从今天(4月11日)起在10条道路上禁行电动自行车的有关举措,社会反应就比较平静,类似的方式方法值得各地借鉴参考。”他说,“但有些城市却看不到这个趋势,反而利用公权力出台简单粗暴的管理措施,结果引发公众强烈反弹,这种行事风格让人难以理解。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我们坚决反对。”
  
跟风效仿无助于问题解决
  一些城市对电动车出台的管理做法,会不会对其他地方产生示范性影响,这是许多网友在这场讨论中关心的问题。马中超坦言,对此颇为担忧。他希望,其他地方在出台管理措施或办法时,避免简单决策、仓促施行,而应该牢牢把握住保障民生、减轻环境污染等要点,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合理地配定“四轮”、“两轮”等交通工具的数量和配比。
  与此同时,马中超也不讳言电动自行车行业存在的不足之处。他指出,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行业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我们的产品怎么适应城市交通格局的变化?怎么更好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中国自行车协会将继续深刻反思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行业在教育、培训、宣传等方面所落下的“功课”,要下大力气、花大功夫来补上,逐步树立起全新的产业形象。
  马中超最后表示,绿色发展和便民利民不是一句空话。在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和更好保障民生需求这三大课题上,相关城市的主政者应该按照综合研判在先、科学决策在后,而绝不能用试错来验错,增加管理成本,埋下可持续发展隐患。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604/2016041311201660.htm

分享到:
正在加载...
十年的专注,只为更高端——雅迪云电动,承载的还有梦——台铃安全如你,潮品当道——绿源
  • 雅迪1748540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等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电动车制造企业。

  • 爱玛1594059

    爱玛科技:爱的律动与合一。

  • 绿源1004414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绿源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个人交通工具的制造商,现集团下辖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山东)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江苏)有限公司、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金华绿源配套产业园、沂南绿源产业公园六个主要制造基地,以及锂电、电机、特种车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实体。

  • 小刀975176

    天津市小刀电动车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借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电动车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

  • 台铃881239

    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是集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低碳环保交通工具的研发及应用推广,荣誉出品“台铃”品牌电动车(以下简称“台铃”)。

  • 比德文821845

  • 立马790619

    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技术创新,如今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员工3000余人,下设台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和深圳OEM。

  • 阿米尼749890

    深圳阿米尼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元月,是一家以自行车、电动车生产经营为核心,以“规范管理、进取创新”为宗旨的多元化、国际化、外向型实业公司。

  • 绿能705188

  • 松吉690510

    松吉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自2004年创建以来,一直专注于低碳环保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和推广,公司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公司在日本、美国等国家设有研发及销售分公司,同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