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零部件企业转型做整车为什么成功概率很低?

[标签]:转型,零部件
字号:
2017-6-1 11:05:28  来源:电动车商情网  作者:维度   (评论 条)浏览:

[提要] 不少零部件企业转型到做整车确有其事,但是鲜有成功的例子,或者说在当下的电动车行业,做电动车零部件转型到做整车的,成功概率已经越来越低,几乎已经不可能。

许多零部件企业依靠电动车产业需求旺盛而呈现出产销量两旺,由此让不少零部件企业赚得钵满盆盈。但随着更多同行的进入和产能规模扩张,零部件企业遭受到了整车企业不断延长账期和压低价格的待遇,使得许多零部件企业出进入到艰难过日子的阶段,表面风光的下面无法掩饰利润越压越低的囧境。

有数据显示,几乎每家零部件企业的应收款都出现了居高不下、越积越高共性问题,也就是零部件企业规模越大,应收款额越高、利润很薄的行业通病。零部件企业轰轰隆隆的机器运转背后,却是紧绷着随时会出现断裂的资金链。

在这样的状况之下,零部件企业转型或延伸到做整车是一个好的良策?
不少零部件企业转型到做整车确有其事,但是鲜有成功的例子,或者说在当下的电动车行业,做电动车零部件转型到做整车的,成功概率已经越来越低,几乎已经不可能。

说起零部件企业,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在此暂时撇去电池企业):在此,我们暂时以电机企业为例子,目前电机企业还没有做到绝大的市场控制地位,一家电机企业最大的市场份额仅占10%-13%;而一家上规模的整车企业,采购电机绝不会限制于一家电机企业,因为这样做风险太大。一般而言,整车企业框定电机供应商,少则5-6家,多则10多家,甚至更多。

整车企业这样做非常地清楚:更多地选择供应商,基于产品特性、账期、采购供应链的完全等众多因素的考量。但是,截止到目前,铅酸电池的电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的知识产权少之又少,95%的铅酸电池整车采用的电机,基本上没有技术含量。电机企业都是以劳动密集型的方式组装生产电机,大型电机企业之所以能做到规模庞大,除了企业在质量上控制较好之外,更多的是敢于给整车企业更长的账期、以及压低价格来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因此,截止到目前,铅酸电池电机企业基本上对产品还没有绝对的话语权。

再以电摩车架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则更为分散,一家规模上百万辆的整车企业,其车架供应商最多的时候有20-30多家。但近几年来随着大量的机器人使用,以及整车企业延长产业链,车架制造基本实现了一家整车下属几家车架分公司的状况。但这样好做不利的是,车架的市场通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车架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我们再对塑件企业进行分析。目前塑件企业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真正具备研发与制造实力的优秀塑件企业,其数量还是非常有限的。许多的塑件企业名义上是开发塑件,实际上是对别人热销款型进行局部改动而已。但是,随着整车企业规模的越做越大,整车企业自我研发款型将逐渐增多,塑件企业主导整车款型的时代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整车企业亲自参与款型研发与制造已经逐渐地增多。未来的趋势很清楚:塑件企业开发一款多家企业采购的现象将逐渐地减少;塑件企业为整车企业量身定制的现象将增多。整车企业为了得到更好的款型和独家占有款型,参股优秀塑件企业或独家买断式采购将是趋势之一。因此,优秀的塑件企业日子将会更好的好过,而更所的塑件企业将会出现市场边缘化的现象。

从以上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零部件企业制造的专业性能力越强,拥有自主研发产品的知识产权更多,企业的市场话语权越高。但是,零部件企业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要想进入到整车企业,尤其是进入到国内的整车企业市场将变得更加的艰难。

然而,有些零部件企业因长期赊账而出现表面繁荣、实际上现金流越转越少的问题,这样的零部件企业而且不在少数。在这些企业中,有的零部件企业悄悄转型从零部件开始延伸到整车制造。但是,这些零部件企业转型做整车几乎很少有成功的。原因在于:

一是零部件企业制造与整车生产是两码事。零部件企业针对的是几家采购商,而这些采购商一旦与零部件企业确立合作就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关系;但整车企业绝不是这样,整车企业要面对的是众多的经销商,经销商数量多才能维持整车企业的运转,否者整车企业就无法生存。

二是整车企业市场渠道开拓成本巨大。整车企业招商的成本开支已经越来越大,缺乏品牌,或没有多年品牌运行的积累,要想进入到电动车整车领域已经越来越难。因此,为什么整车企业每年举办经销商招商会规格越来越高,其中原因除了经销商生意不好做的之外,更多的还是整车企业之间争夺经销商越来越激烈。而零部件进入到整车之后在运作招商等问题上不仅缺乏经验,更多的还是经销商招商的艰难。

三是既做零部件又做整车,采购商很忌讳。零部件企业做整车,将自己生产的零部件一部分用于自己的整车组装,另一部推销给其他的整车企业,这种两全其美的做法在电动车行业根本行不通。整车企业一旦了解零部件供应商既做整车又做零部件,绝不会采购这家企业的零部件。

由此可以看出,零部件企业做整车这条路十分的艰难。但整车企业从事部分零部件的制造却较为容易,并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本文不再赘述。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零部件企业要改变自身的被动的局面,更多的还是要在研发产品上下苦功,一味追求规模制造效应,而产品没有独创和先进性,必然会整车企业牵着走。

 

转载请注明“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news/html/201706/2017060111052852.htm

关键词:转型 零部件
分享到:
正在加载...
2106雅迪集团上市元年,已然峥嵘初现台铃第二届云电动车节来了安全如你,潮品当道——绿源
  • 雅迪2625696

    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等研发、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电动车制造企业。

  • 爱玛2584963

    爱玛科技:爱的律动与合一。

  • 台铃1458346

    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是集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低碳环保交通工具的研发及应用推广,荣誉出品“台铃”品牌电动车(以下简称“台铃”)。

  • 绿源1411950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绿源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动个人交通工具的制造商,现集团下辖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山东)有限公司、绿源电动车(江苏)有限公司、福建一洲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金华绿源配套产业园、沂南绿源产业公园六个主要制造基地,以及锂电、电机、特种车等多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实体。

  • 小刀1395415

    天津市小刀电动车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借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电动车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

  • 立马1299660

    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技术创新,如今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员工3000余人,下设台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和深圳OEM。

  • 阿米尼1147960

    深圳阿米尼实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5年元月,是一家以自行车、电动车生产经营为核心,以“规范管理、进取创新”为宗旨的多元化、国际化、外向型实业公司。

  • 比德文1052255

  • 松吉1033183

    松吉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自2004年创建以来,一直专注于低碳环保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和推广,公司集电动自行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公司在日本、美国等国家设有研发及销售分公司,同时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及研发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 绿能1017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