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友晒中国10年都未涨价的9样东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0:4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公布,10月CPI同比增长4.4%,创下近25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关注物价上涨的同时,没有涨价的东西也随之成了市民热议的焦点话题。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身边确实还有没涨价、甚至降价的东西。如公交车、公园、报纸等10年价格未涨,而汽车、电脑、话费则在10年里降价过半。
1、公交车:多坐可打折
  公交车没有涨价,成了各地市民的共识。从今年1月1日开始,广州市公交优惠新方案出台,公交、地铁乘用15次后六折,BRT票价从原来的2元~6元改为统一2元。

  与之前相比,广州市公交线路票价已经14年未上涨了。14年前,公交票价2元,油价还没超过1元/升,14年后的今天93号油都要6.8元/升。
2、公园:免费公园越来越多
  在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随处可见锻炼身体的老人,其乐融融游乐的一家三口。公园免费让市民越来越贴近绿水青山。
  今天,在211个公园里面,广州免费公园达168个,约占总体公园数量的80%。而在10年前,免费的公园寥寥可数,如人民公园、青年公园等。
3、报纸:1元一份 越来越重
  随着纸张价格上涨,部分报纸开始调整价格。不过也有不少报纸10年如一日,依然1元/份。广州报纸价格未涨是市民的共识。
 《广州日报》的忠实读者王女士告诉记者,与10年前相比,报纸越办越出色,版数越来越多,而价格却一如既往的一元一份。每次拿着沉甸甸的报纸,心里就觉得很舒坦。
4、食品:袋装醋依然一元
  10月份,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成了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但网民们仍然找出了不少日常食品中不涨价的。
    如袋装的酱油、黄酒、普通的盐,跟10年前一样,还是大约1~1.2元每袋。
各地网友趁此怀旧,纷纷把儿时的小食搬了出来,发现不少十几年未涨价。如NOYOKI棒棒糖还是0.5元1根,小浣熊干脆面一直都是1元1袋,海碧汽水数年如一日的1元1瓶……
5、彩票:2元博500万
  许多市民还提出:“2元彩票没涨,赶紧买彩票吧。”

      不过马上有人反驳:“虽然彩票没涨,但现在中了500万,扣完税在一线城市勉强买个好一点三房,杯具啊。”
6、电子产品:价格越来越平
  电脑、相机、手机等电子产品在这10年来降价很厉害,不少市民深有感受。
  最近,华南师大的陈老师买了一台超薄笔记本华硕Eee PC1201N,“高清、仅重1.4公斤,价格才3000多元”。陈老师觉得非常超值。
15年前,陈老师家里新添置了一台台式电脑,“那台电脑采用了最新的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要知道当时的电脑都是赛扬电脑”,那台电脑,花了2万多元。
7、电话费上网费:起码省一半
  今年起,手机打长途话费降价,移动电话在本地拨打长途电话时,将取消现行叠加收取的本地通话费,每分钟通话费降低了0.4元到0.6元。
  刘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刚到广州,那时候移动话费0.4元/分钟,而且要双向收费。现在不仅有各种套餐可以选择,而且单向收费,通讯费一下子便宜了起码一半。
  10年前,在网吧上网要4元1小时,现在一些网吧最便宜只要0.5元1小时。现在,在家上网包月才七八十元。
8、汽车:开进寻常百姓家
  10年前,汽车被称为“奢侈品”,令绝大多数国人可望而不可及。司机老关告诉记者,10年前,一辆桑塔纳的售价在18万元左右,而且当时的卖家还很牛:“车价绝无优惠,全国透明,你爱买不买!”
  不过,随着中国加入WTO,这种价格坚挺现象在2003年开始“崩盘”。可以说,加入世贸后新车不断上市,触动了价格杠杆,厂家无法再采用“固步自封”的价格策略,不得不对其进行浮动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现在,一辆桑塔纳的价格就是七八万元,物超所值,普通工薪阶层都能承受。”
  回想2000年,马路上可以见到什么车型?捷达、桑塔纳、富康被形象地称为“老三样”,而现在的新三样换成了海马福美来、别克凯越和现代伊兰特。如今紧凑型轿车的售价大都在10万元以下,中级轿车的价位也几乎在10万元到20万元区间。
9、工资:“原地踏步”就是“逐年退步”
  年初,“上海家乐福一线员工12年没涨工资”的新闻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
  12年的确太久,要知道,这期间,上海最低工资翻了3.45倍,上海人均GDP也至少翻了3.09倍。而在物价上涨的语境下,家乐福员工“原地踏步”的工资,实际是在“逐年退步”。此情此景,自然让上海家乐福六千员工深感心伤,但又很无奈。毕竟,在强大的外资面前,作为劳方,他们根本没办法站着来把工资协商解决好。
  在现实中,像家乐福这样长期没涨工资的,在各行各业中都并不鲜见。事实上,这些年,有关工资增长与CPI联动的民意吁求,始终不曾止息,涨工资的强烈期待已经充溢于社会各个领域。但工资从来也不是员工想涨就涨得了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得靠政府,靠法律,靠工会,当然也要靠劳方主动争取。能靠的,要靠的,实在太多。最后,还是要聚焦到工资集体协商的落实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商情网  

GMT+8, 2023-7-18 02:56 , Processed in 1.1660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电动车商情网 www.kcdates.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